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信與洗之告白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 19-20 節、 約翰福音二十章 29 節

引言:

今天,本會有七位兄姐,經過一段時間的慕道,並參加教會為洗禮者所開設的學道班,再經過小會的認可與接納,將在第二場禮拜時間接受洗禮。此外,還有兩位幼兒也在父母親的陪同下,接受小兒洗禮。為此,教會特別舉行聖禮典,為他們施洗,同時舉行聖餐。

身為牧師,每當看到有人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興奮之心情,著實難以溢於言表!因 耶穌升天之前,曾囑咐跟隨祂的門徒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 19-20 節)端見,傳揚福音、引人歸主,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他們施洗,並教導他們持守真理, 不但是主耶穌親自頒佈的「命令」,也是基督徒所當遵行的「使命」,凡謹守此一「命令」與「使命」者,主耶穌還特別應允,必保守與祝福遵行者,並與之同在, 直到世界的末了。如今, 看到接受洗禮的七位兄姐和兩位小孩,以及主 耶穌所交付我們的 使命,與其完成任務後所應允的祝福,應可瞭解,內心為何會充滿那難以訴諸筆墨的興奮之情了!

一、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近些日子,由於季節交換,天氣變化多端,有好幾位會友生病住院,有的因為意外受傷、有的因為開刀、有的是慢性疾病、有的是癌症纏身、也有的心臟出現問題。為了關心他們,我連續用了好幾天的時間,跑了多家醫院逐一探訪。雖透過探訪、關心與禱告,可以堅固身體欠安與生病住院會友的心,但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卻也常會見到生病住院者,因為生病所引發的肉體上之痛苦,充滿著憂慮與無奈,特別是病情難以控制,或罹患癌症者,更是如此!

上週二 ( 2010.11.2 ) 中午,在玉山神學院講完課,於花蓮機場候機,準備搭機回高雄時,身旁隱約傳來有人叫我「老師」的聲音,轉頭一看,竟看不出叫我的人是誰,經過仔細的端詳,這才認出,原來就是多年前,我在玉山神學院服務時,所教過,現已當牧師的阿美族原住民學生,只見他頭戴毛線帽,手持柺杖,由人攙扶,看起來略顯憔悴與老態,身體似乎非常虛弱。

見面的當下,我用手拍了他的肩膀,以表興奮之情,但攙 扶他的 太太見狀,隨即阻止我說:「老師,不好意思!我先生的身體不適,不宜拍打他的肩膀和背部!」原本以為他只是重感冒,才會如此「不堪一擊」。經過詢問,我才瞭解,這位學生於今年六月,因背部和胸骨疼痛,到醫院檢查後,證實罹患肺腺癌,為了尋求較好的醫療環境,只好遠赴台北馬偕醫院求診。經過幾個月的化療,頭髮幾乎掉光,身體虛弱不堪,連走路也都倍感吃力,必須藉助柺杖,上樓梯也得由他人攙扶。由於不能久坐,無法搭火車北上,只好由家人陪同,從花蓮搭機到台北馬偕醫院接受化療。看到年紀輕輕的牧師,就罹患肺腺癌,真教人於心不忍。雖是如此,他還是流露出原住民樂觀的本性,談笑風生,一時之間,真的教我不知如何以對!當時,本想掏出身上僅有的兩千塊錢給他,以表關心之意,但卻又擔心在大庭廣眾之下,現出鈔票,似乎太過於俗氣,會讓他感到尷尬,只好作罷!

回到高雄之後,心中不斷浮現出在花蓮機場與罹患癌症的學生見面寒暄之畫面,也對於沒有當下給他兩千元作為幫助,感到非常懊惱!當然,更讓我感到難過的是,為何正處壯年時期的年輕牧師,才投入第一線的福音工作沒多久,就罹患癌症,實在令人費解!生病的結果,福音的工作不但得被迫中斷,病痛纏身的困境,還會拖累家庭,家人的心情,勢必也會因此而受到相當大的打擊!更加令人憂心的是,到底還有多少明天,真的不得而知!雖自己是牧師,生病者又是自己教過的學生,然面對這樣的困境,還是會出現「祈禱 hoan 祈禱,煩惱 hoan 煩惱」(一邊禱告,一邊煩惱)的矛盾心情。

說實在話,每次看到有人生病,心中充滿無助與恐慌時,我常會出現一股天真的想法,就是想求上帝讓我和耶穌一樣,能夠行神蹟奇事,好讓這些病痛纏身,甚至被醫生宣告不久人世的病人,能夠在經過禱告和「行神蹟」之後,可以馬上起死回生,恢復健康。這樣一來,福音不但會快速廣傳,信主的人,也會急速增加。但這樣的天真想法,並非上帝所喜愛。

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雖曾透過醫病、趕鬼、行神蹟奇事,吸引了許多人來跟隨祂,就連文士和法利賽人也對於耶穌所行的神蹟充滿好奇,進而前來盤問耶穌,想請耶穌再顯個神蹟給他們看,表明祂確是從神而來。耶穌知道,這些人的動機,只是想試探祂,同時想求看神蹟的表象,並非發自於內心的相信。為此,耶穌乃以歎息的口氣,告訴他們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馬可福音八章 12 節)耶穌之所以會以這樣的語氣回覆文士和法利賽人,乃耶穌要他們知道,對於堅拒真理的人,行再多的神蹟也無濟於事,除非這個人能真心悔改,接受福音,歸向基督,否則,一切都是枉然。

前總統 李登輝 先生信主之後,曾公開見證他的信仰歷程,他說,當他接觸福音,並進入教會三年之後,依然對於「社會的不公、自我的困擾、生死的問題」這三項課題感到不解與困惑,雖然努力的追求,但還是無法獲得答案,因而遲遲不願接受洗禮。然而經過深思,這才領悟出,信是屬靈的層面,不能以人的理性來瞭解形而上的屬靈問題,也不能靠理智和外在的神蹟表象來尋求答案,而是要讓神進入到人的心中,才能解決這些疑問。最後, 李登輝 先生終於茅塞頓開,接受牧師的洗禮,成為基督徒,進而逐漸從信仰的追求和體驗中,獲得解答。

是的,大部份的人都會站在形而下的實證主義觀點,想要瞭解形而上的屬靈層面,這樣的思考與追求模式,簡直和多馬不信耶穌的復活一樣,非得「看到」不可。難怪,耶穌會以嚴肅的口語對多馬說: 「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二十章 29 節)

二、洗的告白

眾所周知,主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除了宣揚天國的福音,行神蹟、醫病、趕鬼之外,祂還為世人的罪,獻上自己為活祭,並被釘在十字架上,死而復活,完 成救贖的大業。在耶穌基督拯救世人的過程中,祂不但親自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馬太福音三章 13-17 節)在被釘十字架之前的逾越節晚上,還親自設立了「聖餐」。(馬太福音二十六章 26-30 節、路加福音二十二章 14-20 節)如今,「洗禮」與「聖餐」這兩項聖禮,乃成了普世基督教會,不可或缺的 禮儀。

事實上,耶穌本無罪,並不必接受洗禮,但耶穌還是堅持要施洗約翰為祂洗禮。當耶穌來到約旦河,預備接受洗禮時,施洗約翰覺察到耶穌那無罪,且超越人性的身份,自覺不配替祂施洗。然耶穌為了對於世人的認同,及其所將擔負的救贖重任,特別是對於罪人的愛,乃以順服的心,和一般人一樣,親自接受約翰的洗禮。

耶穌除了接受洗禮之外,祂還引用猶太人逾越節晚餐的儀式,將之聖化,成為「聖餐」儀式的藍本,進而成了當今基督教會所沿用的聖餐禮儀。如今,我們所用的聖餐禮儀,也就是每次聖餐之前,牧師所宣讀的禮儀文,正是出自於哥林多前書十一章 23-26 節所載之經文:「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有古卷: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耶穌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乃要信徒們能透過「聖餐」來紀念,並謹記祂獻上自己為活祭,在十字架上所付出的代贖。 質 言之,「洗禮」是成為基督徒的信仰告白;「聖餐」則是主耶穌為世人的罪,獻上自己為活祭的紀念。

由此端見,被長老教會稱之為「聖禮典」的「洗禮」與「聖餐」,並非由人所制訂,而是耶穌所親自設立。可知,要成為基督徒,接受「洗禮」,領受「聖餐」乃不可或缺。

記得在學道班的課程中,有人問我說:「牧師,難道要受洗才能夠得救嗎?若如同聖經 羅馬書十章 9-10 節 所載:『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

若口裡承認,心裡相信,但沒有受過洗就去世的人,上帝就不會接納他嗎?」聽到這樣的問題,我乃回答他說:「要成為基督徒,定要接受洗禮;但洗禮過的人,不一定能夠得救。」當然,我這樣的回答,並非在否定耶穌所強調之「洗禮」的重要,而是要人在洗禮之後,真正展現出基督徒應有的樣式與作為來榮神益人,不要再犯罪,也不要再受罪惡所綑綁。若接受洗禮之後,生命沒有改變,依然被罪惡所奴隸,那先前的洗禮只會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可言,遑論能夠得救了!當然,若有人已經口裡承認,且心裡相信,但還未受洗,就已歸天,那就由上帝親自處理,我們不必為此擔憂!

結語:

雖然「洗禮」從外表來看,只是一種基督教的「入教」儀式,然所必須明白的是,「 洗禮」的內涵與真義, 不但是一種信仰告白,也是罪得洗淨,與上帝 立約,表明自己願意為主而活,勝過罪惡與死亡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