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三個阿嬤 – 逆境中的功課 — 李子和傳道師

  • 李子和傳道師

聖經:列王記上十七章 12 、 18 、 24 節

•  引言

2/28 一則新聞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該新聞標題為「 桃園媽祖遶境 60 位 美女扛轎」。媽祖遶境是台灣民間每年都要辦的活動,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新聞;但特別的是,今年負責扛轎的,是六十位穿著粉紅旗袍的美女。更特別的,這群美女當中,有空姐、模特兒、還有老師和大學生;她們個個年輕貌美,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五歲,比起轎子上的黑面媽祖漂亮許多,難怪讓人驚豔、讓整個遶境活動增添光彩。

不過,這些氣質美女之所以會去擔任扶轎的工作,不單單是為了讓媽祖遶境活動增添光彩;根據新聞的報導,她們花時間與體力去參加遶境,主要原因是面臨了失業的問題 … 。原來,經濟不景氣當中,這些條件優秀的美女們也找不到工作;所以,她們希望藉著在扶轎的過程中接近媽祖的偶像,期待能夠因此向媽祖求一份工作 … 。她們求媽祖的心態,不禁讓人想起一位阿嬤的故事:

有一位阿嬤的孫子喜歡飆車,也常因此出車禍;所以,阿嬤去廟裡求一個平安符,繫在金孫的機車上 … 。結果,第二天孫子還是出了車禍,阿嬤氣 急敗壞地去廟裡問關公「為什麼沒有保護我的金孫?」關公說「他騎那台 500CC 重型機車那麼快,我這隻赤兔馬哪會跟得上 … 」。關公保護不了阿嬤 的孫子,因為馬的速度不夠快;同樣的,聽說媽祖原來的工作是海上救生員, 而且她的手下只有兩個職缺 – 千里眼與順風耳 … ,試想,這樣的媽祖哪有 辦法幫美女們找工作?

其實,電視新聞裡看見,面對越來越多人去拜拜求工作,廟裡主委的回應是「希望遶境之後,經濟就能好轉 … 」。或許,那位主委也知道,雖然今年加入遶境的人數增加五成,讓整個活動看起來很熱鬧;但是,其實這些人煞費心血地跟著遶境,是因為失業而將希望寄託在燒香拜拜。那麼,若是經濟環境沒能改善,大部分人在遶境之後仍舊失業,他們大概會因為「希望落空」而認為那些偶像「不靈」!

不景氣中,其實不只是民間宗教的民眾需要找工作,在教會也有許多基督徒,同樣是遇到了失業的問題。那麼,面對「失業率升高、經濟不景氣」的逆境,教會有辦法解決嗎? … 或許有人因為弟兄姊妹愛心的介紹,在不景氣的今天找到工作;不過,以教會全體信徒而言,要讓每一位都得到工作,不要說在不景氣的今天,就算是經濟起飛的時代,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其實,經濟不景氣,猶如久旱之後的飢荒,是一種全面性的逆境。面對這樣的逆境,基督徒與許多人都一樣有無力感。不過,不同於廟裡燒香拜拜,或是跟著媽祖遶境的自我摧眠;基督徒面對逆境,應該要有更好的反應。那 麼,基督徒在逆境中該如何反應呢? … 今天題目的副標題 – 逆境中的功課 就是要探討在面對全面性不景氣的逆境時,基督徒可以怎麼做?

•  阿嬤的故事

今天的副標題是逆境中的功課,不過,要進入副標題之前,先來說一個跟主題「三個阿嬤」相關的「阿嬤的故事」:阿嬤的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在台南地區鄉下的一個平凡家庭 … 。在那個年代,台灣人的生活很艱苦;而在那艱苦的年代,這個平凡家庭的唯一經 濟支柱 – 阿鴻,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阿鴻原本是懸壺濟世的大夫,所以去世時沒留下什麼田產給目不識丁的太太 – 阿悅,只有留下三個嗷嗷待哺 的男孩。這三個幼年喪父的男孩子,最大的只有六歲、最小的還沒斷奶 … 。

遇到家庭驟變的年輕寡婦,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到當地的宗廟燒香拜拜,同時也求助於阿鴻宗族裡的鄉親父老。但是,「日頭赤焰焰,隨人顧性命」的年代,可想而知,誰有餘力可以幫助一個帶著三個幼子的寡婦 ? … 於是,寡婦在不知所措當中,想要以死一了百了。就在這時候,寡婦娘家的親人突然到訪,說要帶寡婦去教會領奶粉。原來,寡婦娘家這位親戚住在教會附近,所以,他知道只要去教會做禮拜,回家時就可以得到一小包奶粉跟一小把麵粉。

絕望中的寡婦,半信半疑地跟親戚去了教會。在禮拜堂裡兩個多小時,寡婦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又坐下、一會兒要閉眼睛、一會兒看見有人來收錢,寡婦心想「我哪有錢可以添香油」,於是左顧右盼、假裝伸手放錢進去奉獻袋 … ;牧師講了一個半小時的道理後,禮拜結束了。寡婦跟著大家往外走,果然看見有人在領麵粉跟奶粉;此時,寡婦的心裡忐忑不安,不知道牧 師剛才有沒有看見自己是假裝放錢進去袋子?不知道會不會也給自己一包 麵粉跟奶粉?

沒想到,牧師不但給寡婦一包麵粉跟奶粉,還親切地跟寡婦聊了幾句。寡婦欣喜地流出眼淚,跟牧師說再見之後,趕緊飛奔回家泡牛奶給三個幼子喝。當天晚上,寡婦用麵粉做了餅跟麵,母子有說有笑,享受著很久沒有嚐到的飽餐滋味。這之後,每個禮拜寡婦都帶著三個孩子一起去教會,除了領麵粉與奶粉,孩子們也在教會裡聽聖經故事、受教育。日子久了,寡婦也在牧師的介紹下,開始幫附近的人洗衣服,賺取一點微薄的收入。

寡婦與孩子的生活有了著落,可是,故事卻還沒有結束!有一天,牧師問寡婦「來教會這麼久了,要不要信耶穌、受洗?」寡婦心想「這不是要我落教、背叛祖宗嗎?」「如果讓丈夫宗族裡的人知道,一定會被罵的 … 」寡婦趕緊推說「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我還沒有預備好;而且,我聖經的道理 都還不懂,怎麼有資格作基督徒呢 … 」牧師聽了笑一笑,也不繼續這個話題。

過了一陣子,寡婦的兒子生病高燒不退,寡婦心裡著急,趕緊要跟鄰居借錢去看病。鄰居知道寡婦去教會的事,就故意嘲諷寡婦「你看,吃教落教喔 … ,現在 祖 先生氣了,你糟糕了啦 … 」寡婦被鄰居這麼一說,又加上孩子生了怪病,心裡一慌、亂了方寸,於是氣急敗壞地跑去找帶她去教會的那位娘家親戚。一見面,寡婦就哭著說「都是你啦,害我兒子出事了啦 … 」親戚趕緊安慰她說「不會有事啦,耶穌比那些祖先還大啦」。

沒想到,這一說,寡婦哭得更大聲「我也知道耶穌比那些祖先還大,可是,我去教會的第一天,因為沒錢就假裝奉獻,騙了耶穌 … 現在我兒子慘了啦 … 」。親戚一聽,心想「欺騙耶穌,這可怎麼辦?」於是趕緊帶著寡婦去找牧師求救。牧師聽完寡婦跟親戚說明原委之後,二話不說,騎著腳踏車到寡婦家,把寡婦的兒子帶去台南新樓醫院 … 。幾天之後,孩子活蹦亂跳、健健康康地回家了。三個月之後,寡婦受洗了!之後,牧師將寡婦的大兒子送到長榮中學讀書,中學還沒畢業,他就考上台北醫學校。畢業之後,到了日本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先後在長老教會的醫院服務多年,並且終其一生在教會盡心盡力服事 … 。

•  聖經中的「三個阿嬤」

「寡婦阿悅的故事」很有見證,對信仰很有幫助!其實,類似寡婦阿悅這樣感人的故事,在教會裡還有很多;甚至,在德生教會裡就有好幾個,如果我們有興趣,可以去問教會裡阿嬤級的人物 … ,相信她們會告訴我們「其他」阿嬤的故事。不過,接下來我們要說的,並不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阿嬤故事,而是聖經裡「三個阿嬤」的故事 … 。

這個故事記載在列王記上十七章 8-24 節,這段經文所記載關於先知以 利亞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其實,這段經文主要是記載三段故事,第一段是先知以利亞在旱災中到溪邊躲藏,上帝差派使者(烏鴉)叼肉來餵養他。第二段是上帝命令以利亞前往西頓的一位寡婦家裡借住;並且,在借住期間 ,上帝藉著讓麵粉與油都不短缺的神蹟,養活了以利亞與寡婦家裡的人。第三段是寡婦的兒子死了,然後以利亞哀求上帝,於是孩子復活。

許多人將這三段故事解釋為「上帝的三個生命禮物 (God ‘ s gift of life)」。 比方說,許多講道者喜歡用的 Interpretation (Richard D. Nelson, “First and Second Kings”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 Louisville: John Knox, 1987. ) 就是將這段經文分為三段: v1-7 上帝藉著自然界(溪水與烏鴉)讓以利亞維持生命、 8-16 上帝藉著人的作為(寡婦)讓以利亞維持生命、 17-24 上帝藉著以利亞讓寡 婦之子重獲生命。然後,根據這樣的分段,說明以利亞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學習「行神蹟」(先是服從命令往溪邊去;再向寡婦傳達上帝的話語;最後向上帝哀求,得到應允而行了「死人復活」的神蹟)。

這樣的解釋,對想要學習以利亞行神蹟的人是很好的幫助;不過我想,教會裡多半不是以利亞之類的先知。因此,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平信徒「寡婦阿悅」的眼光去看這段經文。當我們以一個遇到逆境者的角度去看這段經文,會發現寡婦講的三句話很重要;而那三句話,就是王上十七 12 、 18 、 24 。如果從原文聖經來看這段經文,會發現這三節經文的句首其實都一樣是「她說」( W-D-A-Mar )。這字的字根「說」,原文是 A-Mar (讀音類似「阿嬤」);所以,今天的題目「三個阿嬤」其實是「三個她說」,意即「寡婦告白的三句話」。

我們知道,聖經編輯的時代是屬於父權時代,也就是說當時的婦女沒什麼地位,也沒有說話的餘地;因此,我們從聖經看到,面對飢荒、先知、與神蹟,寡婦從頭到尾只說了三句話。然而,這三句話的意義深遠,因為那是一位弱勢母親,在苦難中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在逆境中認識上帝的信仰告白。從聖經記載中,可以看見以利亞到寡婦家之後,寡婦表現出從信仰巴力「轉變」為信仰耶和華;這樣信仰轉變的過程,若是對照寡婦阿悅的背景,會更容易理解寡婦為何能夠在逆境中產生信仰轉變。以下簡單說明寡婦的三個信仰轉變過程:

1. 對民間宗教與族人的失望當中, A-Mar 「死就死吧」的絕望!寡婦可能在旱災與飢荒中,對於原本所信仰的那位掌管降雨的巴力失望,因此認命地要以死一了百了。

2. 對信仰似懂非懂而誤以為上帝殘酷, A-Mar 「使神想念我的罪」。雖然寡婦接受了耶和華在麵粉與油的供給而存活,卻仍然不敢背叛西頓的巴力宗教。後來,孩子死亡,寡婦依照巴力宗教信仰,可能會認為是得罪了神之後的「報應」;於是,他無奈又消極地向以利亞抗議與求助。(西頓王是謁巴力,即「巴力寵愛」,謁巴力的女兒是帶亞哈王與以色列人拜巴力的王后耶洗別 … ,因此,巴力應該是西頓的國教或民間宗教)。

3. 經歷孩子死而復活的神蹟之後, A-Mar 「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是真的」。

寡婦經歷過大於「吃餅得飽」的神蹟之後,因為認識耶和華的能力,同時又因為耶和華沒有追究她的罪,而認識到耶和華的慈愛;於是,她勇敢地做出信仰告白,改變自己的信仰。

•  結論:逆境中的功課 – 數算上帝賜給咱們的恩典

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飢荒或是其他大環境的困境,都會努力在困境中尋求自然或超自然的幫助;可是,通常我們看到的情形,是「天仍不降甘霖、飢荒還是存在、經濟仍不景氣」。這時候,許多人可能像寡婦的第一、二個 A-Mar ,在失望中自暴自棄或是大發怨言;甚至,若是加上一些不能體恤的 人,以「沒信心、不夠努力」之類的話語奚落或責備,更會讓處在困境者不知所措。

然而,從聖經中寡婦的三個 A-Mar ,以及寡婦阿悅的信仰歷程,卻讓我 們看見,其實困境中絕望或是發怨言是「人之常情」。不過,縱使是值得體 諒的人之常情,在困境中卻不能一直停留在第一與第二個 A-Mar ;反而,要想辦法讓自己、或者幫助別人進入第三個 A-Mar !那麼,要如何進入第三個 A-Mar ,要如何進入那堅信上帝的信仰告白?是努力想辦法求助?是不斷地 禱告?

在全面性的困境中,基督徒當然需要不斷地努力與禱告!然而,困境中還有一件重要的功課,就是「數算上帝的禮物」!聖經中記載,在飢荒的時刻,上帝藉著先知以利亞幫助一個弱勢的寡婦,而寡婦在經歷上帝的恩典中 ,生命從「不信」到「懷疑」,最後做出「確信」的信仰告白,這在景氣不好的今天,是對我們的反省與激勵。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如同寡婦一般,有接待先知以利亞,以及孩子死而復活的經驗;並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見兒子發高燒,才來讓自己信仰堅定。因此,數算上帝禮物時,不只是數算自己曾經得到的恩典,還要數算包括西頓寡婦、寡婦阿悅、教會弟兄姊妹 … 等所有人的恩典故事。今天,許多像是寡婦阿悅的阿嬤仍然在見證著「逆境是認識上帝的最好時機」!因此,願上帝幫助我們,從她們的身上繼續數算上帝所賞賜的恩典;讓我們在短期內不容易改變的經濟蕭條中,可以因為彼此分享與見證,在全面性的逆境中得到更堅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