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昔日聖殿,今日教會 — 歷代志下七章1-8節、14-16節 — 陳怡芬牧師

  • 陳怡芬牧師

聖經:歷代志下七章1-8節、14-16節

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 2 因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耶和華殿,所以祭司不能進殿。 3 那火降下、耶和華的榮光在殿上的時候,以色列眾人看見,就在鋪石地俯伏叩拜,稱謝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4 王和眾民在耶和華面前獻祭。 5 所羅門王用牛二萬二千,羊十二萬獻祭。這樣,王和眾民為 神的殿行奉獻之禮。 6 祭司侍立,各供其職;利未人也拿著耶和華的樂器,就是大衛王造出來、藉利未人頌讚耶和華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祭司在眾人面前吹號,以色列人都站立。 7 所羅門因他所造的銅壇容不下燔祭、素祭,和脂油,便將耶和華殿前院子當中分別為聖,在那裡獻燔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 8 那時所羅門和以色列眾人,就是從哈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為大會,守節七日。

14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15 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 16 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

引言

今天的講道要和大家繼續來思考歷代志的信息。歷代志上下,其實原本是一卷書。有時歷代志被認為是補充撒母耳記、列王紀所記錄的以色列人的歷史。不過,若只是用這樣的角度來看歷代志,仍有不足。因為歷代志的作者有他寫作的用意和角度。歷代志是寫給被擄去巴比倫,之後得到波斯皇帝塞魯士王允准,返回耶路撒冷重建鄉土、家園的猶大人。對這樣的信仰群體說話,要講起過去的歷史方能提醒他們,要對上帝的揀選、拯救,心懷感恩,也重新恢復他們服事上帝的熱誠、持續專一。

為此,作者詳細地描寫關於聖殿的細節和奉獻聖殿的敬拜因希望藉著回顧聖殿的建造和服事,達致激勵上帝的百姓。因此,「聖殿的建造和服事」,就成為歷代志這卷書的特色。歷代志的角度也就是,特別要呼籲這些被擄又回到耶路撒冷故鄉的猶大人,悔改專心歸向上帝,重新恢復、建立信心。感謝過去上帝的恩典如此大,現在應該要把握回應上帝的愛與恩典,未來更需要謹記遵行上帝的旨意

昔日聖殿:透過儀式、禱告展現聖殿的意義

今天講道經文的範圍是在,歷代志下的第6章到第10章。這段經文的第6-7章,加上前面第2-5章都在描寫關於聖殿的細節,和聖殿完成時所羅門帶領以色列人在上帝面前的敬拜儀式:稱謝、讚美、祈禱、獻祭。在第七章的一開始說,

「所羅門祈禱完畢,就有火從天降下來,燒盡燔祭和祭物。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代下7:1)

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在場的以色列眾人看到眼前的神蹟,他們內心一定充滿敬畏。想到上帝是以何等的信實與慈愛,帶領他們完成如此艱鉅的工程。他們就不禁跪下在地,俯伏敬拜,並且發出感謝和讚美,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代下7:3)

這是在詩篇裡常見到的讚美詩句。我們可以說昔日所羅門王帶領會眾透過「儀式」、「禱告」來體現「聖殿的意義」。

以現代建築的角度來看,上帝啟示的這座聖殿,相當於一棟基地面積約48M×23M、8層樓高、地下1層的建物。所羅門聖殿的實體現在已經不存在,因著現代科技的發達,有人按照聖經的記載,研究以立體動畫模擬了這座所羅門聖殿。雖然不敢說細節百分之百正確,不過可以透過影片看為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CYsSamI0Q

歷代志有特別描寫,敬拜儀式中音樂的部分:
「祭司各供其職侍立,利未人拿着耶和華的樂器,就是大衛王所造、為要頌讚耶和華的樂器,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他們為大衛的讚美詩奏樂;祭司在眾人面前吹號,以色列眾人都站立。」(代下7:6)

看影片時,我們也可以在有或沒有音樂的情況下來體驗。

影片的最後場景,那個情境就是歷代志下第5章所描寫的,以色列眾領袖和所有百姓迎接約櫃進入聖殿的畫面。服事的有祭司、利未人,如第7章提到的,他們「大聲稱讚上主講:上主至善,伊的慈愛續到永遠。」讓人深深體會詩篇作者所說的,上帝「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詩22:3)「彼時,上主的殿互雲充滿;」他們看到聖殿充滿雲彩,與第七章裡「上主的榮光充滿聖殿」意思是一樣的。換句話說昔日以色列人在敬拜的儀式過程中,他們真正體會上帝的降臨與臨在。

接著,讓我們思考今天教會的建堂工作,獻堂禮拜,是如何去完成?信仰群體在什麼樣的情境下,看見或體驗「上帝的同在」?和昔日聖殿有什麼相同,或不相同之處?不知道最近是否有人參加過某一個教會的獻堂禮拜?今早我用將進一年前,我參加的一次獻堂禮拜為例來和大家分享。

今日教會以2024年8月31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的中泰教會為例

位在楠梓區右昌街的壽山中會中泰教會,去年8月31日舉行獻堂禮拜。中泰教會洪銘炫牧師回顧從購地、賣舊址、動工營造、經費籌備到獻堂,經過十年的歷程。他報告時強調每個階段都是上主最好的安排。這個見證類似於所羅門在聖殿完成時的祈禱,就是建聖殿都有上帝的主權。

今天的講道中我們不談聖殿的設備,我們從剪輯中泰教會獻堂禮拜程序的影片,就敬拜的儀式做對照思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4AtBVL62s

在我們看到的影片中,首先會注意到有一個比較長的時段在進行「表揚中泰之光」。這是什麼?這是一個感恩的儀式。就是對在獻堂過程有關鍵性幫助的人,表達感謝。然後我們也看到音樂的禮儀,包含從敬拜讚美、小組獻詩、信徒獻心禮、獻詩、祝歌,還有在影片裡被遺漏的序樂。程序中也有講道:上帝的話語勉勵。見證:執事分享,牧師建堂報告。奉獻:信徒的獻心禮。兩位牧師的祝詞、祝禱。

相對照之下,我們看到今日教會的敬拜儀式,呈現多元化的樣貌。雖然今昔時空之下的敬拜儀式大不相同。但是有一項最重要的,中泰獻堂禮拜結束之前,洪牧師請大家互相說,「上帝的祝福與你同在」。這是一個和「上主的殿互雲充滿」有同等重要的意義的展現,就是宣告上帝的同在。昔日聖殿藉著雲彩、榮光來證明上帝的臨在,今日教會藉著耶穌基督,有聖神的感動來證明上帝應允給我們永遠的同在。

盛況大會的敬拜對信仰群體的影響

「那時所羅門守節七日,從哈馬口直到埃及溪谷的以色列眾人都與他同在一起,成了一個極其盛大的會。」(代下7:8)

昔日獻殿成為一個盛況的大會,激勵上帝的子民。我們看見今日教會依然透過精心安排、盛況非凡的禮拜來激勵會友。每年籌備盛況的節期禮拜,其中的意義必然包含期待復興信仰的群體。但是我們也都有所感觸,這樣的感動力好像並不是長效藥,有效期限在每個人身上也不盡相同。當節期一過,「感動」就慢慢消失。那麼什麼才是繼續復興教會的長效藥?

「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

在獻殿的儀式中,記錄所羅門很長的祈禱。在那個感恩、讚美的當下,所羅門的祈禱見證過去上帝如何應允建造聖殿,上帝以祂的信實完成這個應允。然後,所羅門也懇求,未來上帝垂聽在聖殿裡的祈禱。當獻殿儀式完成,很重要的是上帝回應所羅門的祈禱,說:夜間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我已聽了你的禱告,也選擇這地方歸我作獻祭的殿宇。」(代下7:12)也就是上帝接納以色列人在這個殿敬拜上帝。上帝又說,「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時常在那裏。」(代下7:16)

但我們心裡可能會馬上有個疑問,歷史上的所羅門聖殿在今天已經徹底摧毀。上帝為什麼沒有信守祂的承諾?即使後來重建的聖殿,現在也只剩下一片牆,就是有名的哭牆、禱告牆。其實,上帝在回應所羅門的祈禱中就有說到「若你們和你們的子孫轉去不跟從我,不守我擺在你們面前的誡命律例,去事奉別神,敬拜它們,」(王上9:6)這個聖殿會完全毀壞。多麼令人敬畏!全知的上帝將未來的事早已啟示出來。

全知的上帝將未來的事早已啟示出來。假如上帝的百姓轉去作惡,即便是奉上帝的名建造的聖殿也會毀滅。上帝誠然沒有應允聖殿本身有絕對的保障和神力。然而,上帝卻用何等的憐憫和恩典說到「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謙卑自己,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7:14)上帝暗示祂喜悅的聖殿是成為祈禱的殿。這個暗示應驗在主耶穌引用以賽亞書的經文,強調聖殿作為禱告的殿才是聖殿真正的用意。正如今日教會建堂的目的,不僅在於建築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載的屬靈意義,就是顯出上帝的同在和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讓今日教會成為萬民禱告的殿

或許隔沒幾天,今天牧師的講道我們就會淡忘。聖詩272首「阮愛上帝聖殿」,其中的歌詞與今天的信息非常吻合。一開始第一、二節歌詞說,「阮愛上帝聖殿,救主榮光著現,佇遮有大歡喜,贏過世上無比。這是祈禱的厝,聚集交陪我主,上帝佇遮施恩,接見受揀羊群。」給大家一個建議,我們可以在這個禮拜當中,天天吟唱這首聖詩。這個信息一定會慢慢深入我們的腦海與內心。願聖靈光照我們,回轉在醒悟、更新的禱告中,明白上帝的心意。也學習等候、順服上帝的主權,信徒同心協力,建造神所悅納、有祂同在、並榮耀上帝的教會。願聖靈幫助我們以屬靈的眼光,看見教會存在的意義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