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合一vs.統一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約翰福音十七章20-26節;哥林多前書十章17節

引言:
今天,本會特別舉行聖餐,並以<合一vs. 統一>為題作為分享,其因有二:首先,10月第一個禮拜天是「世界聖餐主日」(World Communion Sunday),普世的基督教會都會舉行聖餐禮拜,藉以記念主耶穌基督的愛與救贖,同時象徵基督徒同在主裡的交通、連結與合一。
其次,內戰超過半世紀的哥倫比亞政府總統和左派反政府游擊隊首領,於2016年9月26日正式簽署「和平協議」,隨後,也在2016年10月2日「世界聖餐主日」這一天,舉行全民公投,確認哥國百姓是否能夠真正接受這項協議。若否,「和平協議」只會淪為一齣表演給國際社會觀賞的戲碼而已。
為能讓大家了解「合一」的重要,本文將從「世界聖餐主日」的典故談起,續而訴說哥倫比亞簽署「和平協議」之後,仍得致力於「合一」的功課,才能使「和平協議」展現果效。
當然,要達真正「合一」的目標,還是得實踐約翰福音十七章所記載,耶穌為門徒與日後信徒合一的代禱,同時謹守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17節所提及,基督徒當透過聖餐,與主連結,合為一體的重要。
一、世界聖餐主日的緣起
有關「世界聖餐主日」的典故,過去,我已經訴說過,且曾受邀在報章上撰寫過幾篇相關的文章,然為了溫故而知新,藉此再次分享。
「世界聖餐主日」的緣起,乃1933年,美國匹茲堡榭迪賽德長老教會(Shadyside Presbyterian Church)的克爾牧師(Rev. Dr. Hugh Thomson Kerr, 1871-1950),看到美國正處經濟大蕭條的黑暗時期,又歐洲大陸籠罩在納粹與法西斯主義的陰影下,連帶使得整個世界受到嚴重的威脅,遂起而呼籲世上的基督教會,能透過聖餐禮拜,紀念基督的愛、救贖與恩典,藉以見證上帝在政治、經濟、人民生活上的主權,同時祈求族群的合一與世界的和平。
1940年,國際局勢緊張,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為謀求和平,免於人類互相殘殺的危機,一群美國長老教會的牧長,起而響應克爾牧師的構思,呼籲普世的教會,能夠透過聖餐禮拜,祈求上帝的愛、憐憫與救贖,團結一致,遠離戰爭,藉以實踐耶穌設立聖餐的意義、目的和精神。(上文請見胡忠銘撰,《台灣教會公報》第3057期,第12版,<世界聖餐主日的再思>一文前兩段)自1940年10月6日由美國基督長老教會與衛理公會正式實施「世界聖餐主日」以來,迄今,已經走過76年的歷史。
二、哥國和平協議的反思
位於南美洲最北邊的哥倫比亞,是一個風景秀麗,充滿著拉丁風情的國家,但自1960年代起,因政府軍與左派游擊隊超過半世紀的內戰,造成二十幾萬人喪命、六百多萬人流離失所。
反政府左派游擊組織於1964年成立,成員大多是農民,其組成之因,乃在於對抗哥倫比亞政府與社會的不公。該組織本隸屬哥倫比亞的共產黨,直到1980年代末,冷戰結束,失去共產國家的奧援,才從哥倫比亞共產黨分離出來,成立了「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Marxist 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簡稱FARC)。為了籌措經費,FARC乃以種植、走私和交易毒品,並透過綁架富商和大地主作為人質,換取贖金,遂成了哥國境內組織最龐大、裝備最完善、戰鬥力最強的游擊組織。其惡行不僅威脅哥國政府,還危害到平民百姓、甚至破壞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等。因行徑與惡名昭彰,被西方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
哥倫比亞政府與FARC超過半世紀的衝突,導致民生凋敝、社會動盪不安,還好,在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1931-)歷經四年的居中協調下,哥國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1951-)與FARC首領提莫千科(Timochenko,1959-)兩人,於2016年9月26日,南美洲時間下午5點,假哥倫比亞西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海港城市卡塔赫納(Cartagena),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944-)、古巴總統卡斯楚、70屆聯合國大會主席丹麥籍的莫恩斯·呂克托夫特(Mogens Lykketoft,1946-)、安理會輪值主席,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德拉特(Francois Delattre,1963-),還有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1943-),以及南美領袖等15人的見證下,用子彈製成的筆簽署了和平協議。簽下和平協議後,哥國總統桑托斯隨即發表談話,興奮的表示:「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
是的,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也是象徵哥國「統一」的一天,但並不意味哥國將會徹底迎來和平,因哥國人心並沒有真正的「合一」,仍有許多人持懷疑和反對的態度來看待這次所簽署的和平協議。好比簽署和平協議前 ,有哥國卡塔赫納的民眾,在前總統烏立貝(Alvaro Uribe,1952-)的帶領下走上街頭,表示他們希望國家和平,但哥國的和平並非建立在現任總統桑托斯所答應,將特赦犯下政治罪的FARC成員和減刑,出獄後,還可在2018年後組黨參加哥倫比亞國會及總統選舉。屆時,他們將被保證在上下議會各擁有5個席位,以之作為FARC的停火條件。
以哥國前總統烏立貝為首的抗議遊行隊伍,之所以會強烈反對這項和平協議,乃將被政府釋放的人,是全球最大的毒品走私集團份子,過去,他們不但為了販毒籌資,殺害數以萬計的無辜百姓,還戕害了人類的身心靈,真是罪大惡極,絕不能減刑與特赦。
看到哥國前總統烏立貝率眾遊行所提出的抗議訴求,令人從內心深刻感受到,若沒有真正的彼此赦免與饒恕,並認罪悔改,雖看似「統一」,仍無法「合一」。唯有忘記過去,相互赦免,才能合而為一。否則,縱使外在「統一」,內在仍會因存在著仇恨,而無法真正「合一」。
事實上,不只哥倫比亞,長久以來,台海兩岸的交惡與恩怨情仇亦乎如此!如今,在中國一味強求「統一」的情況下,台灣在國際場合處處被中國矮化和打壓,使得仇恨的緊張關係依然揮之不去。若雙方的領導人與百姓不先相互赦免,並為過去的歷史悲劇彼此認罪悔改,即使中國用強硬手段或武力統一了台灣,硬被「統一」的台灣百姓,內心仍會充滿著怨與恨,果真如此,那「統一」又有何意義?畢竟,沒有真正的「合一」,要人接受「統一」,永遠沒有「和平」可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一句出自儒家《論語.子路》孔子所說的名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再者,《論語.為政第二》中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樣出自於孔子所說,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前者之意,乃在訴說:雖與他人的看法和意見不同,仍與之保持和諧與友善的關係,是為君子;相反的,為迎合他人的看法,外表附和他人的意見,內心卻存在著怨恨,甚至在背後惡意批評與為敵,乃小人也。後者之意為:公正無私,不護短,不以預定的成見待人是君子;汲汲營營只為自己,而結黨營私是小人。兩句古代的名言,應可作為「合一」的參酌與提醒。
三、耶穌為合一的代禱
約翰福音十七章6-19節是耶穌為門徒「合一」的祈禱,從所載之經文可以看到,耶穌向上帝所擺上代禱的三個要項:
1、祈求保守門徒能夠合一。(6-13節)
2、祈求保守門徒能脫離惡。(14-15節)
3、祈求保守門徒能夠成聖。(16-19節)
緊接著,耶穌又進一步為日後的信徒向父上帝獻上合一的代禱:「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父啊,我在哪裏,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裏,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你,我卻認識你;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來。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約翰福音十七章20-26節)
從20-26節的經文得以看出,耶穌為了日後信徒所擺上「合一」的代求:
1、合而為一,以便向世人作見證。(20-23節)。
2、與祂一起,可看到上帝的榮耀。(24-26節)。
由此端見,耶穌為門徒與日後的信徒所提出的代禱,並非為「統一」,乃是為「合一」,然而要達成合一的先決條件,得從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其榮耀乃從捨己受苦而來,因祂順服上帝,並完成上帝的旨意,與上帝合而為一。
人若不學習耶穌基督與上帝合一的虛己與謙卑,只以自己的意見和利益為依歸,豈能合一?畢竟,上帝創造人類,賜與人有語言的天賦和自由的意志,加上家庭、環境、教育與成長背景和天生的個性等因素,使得人身上充滿差異,導致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然若發表意見時,要他人非得聽從你的看法不可,而你卻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就會像集權國家的主政者一樣,掌權者一味的要百姓服從,但礙於威權,百姓敢怒不敢言,這樣的結果,只是表象上的「統一」,根本看不到「合一」。
換言之,主政者若缺乏耶穌那愛心、同理心、謙卑和虛己的作為,將使得百姓不想、不願也不敢發表意見,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然檯面下卻是暗潮洶湧、怨聲載道、叫苦連天。這樣,只能說是政治的「統一」,實質上,並無真正的「合一」可言。由此可知,耶穌為何會為門徒與日後的信徒祈求「合一」的箇中之因了。
基本上,信徒之間要能合一,端賴我們是否真正與耶穌基督連結,而謹守聖餐,便是與主連結、尋求謙卑與虛己最為具體的信仰行動。是故,保羅才在致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特別指出,基督徒不應因為蒙恩得救就驕矜自誇,而濫用基督徒的自由,乃提出得透過聖餐,合為一體的教導:「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哥林多前書十章17節)旨乃同是上帝家裡的人,得透過聖餐,致力於「合一」的功課。
結語:
既然耶穌基督為了人類擺上自己為活祭,在參與聖餐禮拜,共同記念主耶穌的救恩之時,我們必須再次承認,人是罪人,是軟弱的受造物,人不應站在自我的本位主義上,用偏差的價值觀貶低他人;而是要透過聖餐,效法耶穌的謙卑為懷,摒棄成見、拋除血統、文化和教派的意識型態,彼此認同與接納,才有可能合一。否則,一切終將淪為空談!
如今,台灣處在一個多族群、多語言、多文化、多意識型態、多教派的情況下,實應透過聖餐,省思彼此尊重,相互接納的重要。畢竟,人不能「一言不合,就成為敵人;意見不同,就失去笑容」,因為「一拳既出,傷自己最痛」;反是「要他人尊重自己,得當先尊重他人」,畢竟「怨恨挑起爭端,愛能遮掩過錯」。

期盼在世界聖餐主日這一天,我們共同聚集,以自己所屬宗派的禮拜和儀式恭守聖餐,從中學習主耶穌基督的愛、謙卑與寬容,捐棄成見,與上帝重建關係,並為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一同擺上祈禱與記念。(「結語」部份請見胡忠銘撰,《台灣教會公報》第3057期,第12版,<世界聖餐主日的再思>一文最後兩段)